寶臺局


康熙通寶寶臺局,背面;左滿文「寶」右漢文「臺」。邱建一攝。


作者:邱建一,2018.04.28

收這個不起眼的小小銅板,和台灣的歷史可是有非常深的淵源的!它的全名是「康熙通寶.寶臺局」。

錢幣的正面磨損得很厲害,有點漫渙不清的字跡是「康熙通寶」,背面比較清楚點的字跡,左邊是滿文的「寶」字,右邊是漢文的「臺」字。「臺」就是台灣,而滿文的「寶」就是錢或是錢局(造幣廠)的意思。

滿文的寫法與漢文剛好相反,是從左寫到右,所以背面的錢文的正確的念法是「寶臺」二字,硬要把它翻譯為白話文的話,就是「台灣造幣廠」或「台灣發行的錢」。

西元1662年(康熙元年),鄭成功趕走荷蘭人收復台灣,當時鄭氏家族奉南明桂王朱由榔為故主,以桂王年號「永曆」,委由日本長崎鑄造,在台灣發行「永曆通寶」為通用貨幣。

西元1683年(康熙22年),鄭克塽降清,隔年台灣開府,隸屬福建省管轄,自此清朝統治臺灣。但此時臺灣民間依然習慣性的使用「永曆通寶」。

西元1688年(康熙27年),由於臺灣民間仍存在大量的南明錢,因此派駐臺南的福建巡府張仲舉,建議朝廷在臺灣開辦「寶臺局」,專門發行臺灣專用的錢。

當時,為了有效管理經濟秩序,避免濫鑄錢幣導致通貨膨脹,每個省份依據人口數量多寡,有「鑄額」(發行量)的限制。

為了避免寶臺局的錢回流到清朝的各省份,所以刻意地縮小寶臺局錢幣的重量尺寸,每1千個錢的重量不足6斤銅,這樣在使用時,由於寶臺局的錢與清朝各省份的錢大小重量差距甚大,就可以避免回流各省混淆使用。

自此,寶臺局誕生,在臺南開辦。

而臺灣原本缺乏銅料,所以銅料來源是收繳兌換南明錢以及各種銅器,以雜銅鑄造。這也是為何流傳至今的寶臺局錢幣,大多磨損嚴重,銅質泛黑,鑄造不精的緣故。

但是,這個作法雖然避免了臺灣的錢回流中國各省份,卻早成了臺灣島內的通貨膨脹,因為清朝規定,每1000個錢兌換1兩白銀,但由於寶臺局的錢個頭比較小,銅質又不好,所以才剛剛發行,民間兌換的比值,一下子就飆高到1兩銀子兌換3-4千個錢。

由於比值混亂,引發通貨膨脹,又造成民怨,所以在康熙31年廢止了寶臺局,引進福建省「寶福局」鑄造的錢在臺灣使用。

寶臺局在臺南僅存在短短的四年,就宣告終結。而寶臺局發行的錢,也逐漸被回收銷燬,自此這種台灣特有的錢,慢慢地消失在歷史中。

現今,「康熙通寶.寶臺局」的錢幣,在臺灣已經很難得可以見得到了,據說在臺南地區偶而還有出土的紀錄,但立刻就被藏家收購珍藏。

身為臺灣人,應知臺灣事。這段有關臺灣的古早歷史,跟大家分享!